(出17)奇迹与旌旗 Miracle and Banner (Exodus 17) (ChatGPT English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s provided later, edited by Mijiale) Exodus 17:15: “Moses built an altar and named it ‘The LORD is My Banner’ (Y-H-W-H-Nissi).” Before this verse, the Israelites had just fought their first battle after leaving Egypt, defeating the Amalekites. The Hebrew word נסי (Nissi) can… Continue reading (出17)奇迹与旌旗 Miracle and Banner (Exodus 17)
Tag: beshalach“容去” 出埃及记13:17-17:16
beshalach“容去” 出埃及记13:17-17:16音像文件
beshalach“容去” 出埃及记13:17-17:16 查经实况录像(约 49分钟,52MB) ******
(出14)海 里 受 洗 (Exodus 14) Baptism in the Sea
(出14)海 里 受 洗 (Exodus 14) Baptism in the Sea (Chat GPT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edited by Mijiale, 中文在后面) The passage from Exodus 13-17 depicts the Israelites’ journey after leaving Egypt. They crossed the Red Sea, entered the wilderness, and received provisions from the Creator—food from heaven and water from a rock. The Israelites were… Continue reading (出14)海 里 受 洗 (Exodus 14) Baptism in the Sea
My notes on Beshalach
Parashat Beshalach (Exodus 13:17-17:16) Exodus 13 (continued) 13:18 But God led the people about, through the way of the wilderness of the Red sea: and the children of Israel went up harnessed out of the land of Egypt. Comment : “ … led the people about, through the way of the wilderness of …… Continue reading My notes on Beshalach
(出17)扎心了,“反基”:消灭亚玛力
网上有些被称为“反基”的人,攻击基督徒,说“你们的主子….屠杀还在吃奶的婴儿!!!” 他们常引用的一段经文,是在撒母耳记上15:3, “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 反基们的质问,按常人观点颇为有理,吃奶的婴儿也要杀,是不是太残忍了? 这不是对亚玛力人进行种族灭绝吗? 接受这个命令的是扫罗王,只因为留了一个亚玛力人(亚甲王)没杀, 他的王位就被主废去。这是否太苛刻? 我在本文要说的是,这个表面的难题,如果加以探索, 你会发现 背后藏有圣经中极高水平的智慧。 (一) 圣经像洋葱,有一层又一层的深刻含义(参[1])。 一般的反基, 自以为聪明,却并没有意识到圣经中这些深含的智慧。 首先,灭亚玛力人,废遵命不严的扫罗, 绝不是主心血来潮,喜怒无常。 灭亚玛力人,是早在扫罗王之前的几百年前,摩西时代就颁布的诫命,且被反复强调过。 以色列被膏立的王有责任消灭亚玛力人。出埃及记17:16说, “主已经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亚玛力人争战。” 这句话原文起誓用的是 יָד עַל־כֵּס“手在宝座上”, 隐含表达执行灭亚玛力人的责任,属于坐宝座的王。[2] 而且这个命令是被反复重申的,申命记25:19说, “你要将亚玛力的名号从天下涂抹了,不可忘记。” 以色列王对这个命令不应该不知道, 因为王被要求(申命记 17:18-19) 登了国位,就要将利未人祭司面前的这律法书,为自己抄录一本,并要存在他那里,是为平生诵读。 对这个命令的熟知程度, 已经深入犹太人心, 即使当代,正统犹太人若买一支圆珠笔,要试试好不好用,他就会在纸上写下“亚玛力”这个词,然后再把这个名字用笔划掉,是以遵行申命记25:19“将亚玛力的名号从天下涂抹了”的诫命。[3] 扫罗公然违背这条熟知的命令,就没有尽到受膏之王的责任。他被废,乃是完全合理。本来,受膏者(王)应该是主在地上旨意的代表,是主话语的执行者。不能完成这一目的, 就不是真正合格的受膏者。有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说法,说那个对亚玛力王怜惜的扫罗王, 最终兵败身亡,自己的王冠竟然恰恰是被亚玛力人摘下来的(给了后来的大卫王)。 撒母耳记下 1:6-10:“报信的少年人说,我偶然到基利波山,看见扫罗伏在自己枪上,有战车,马兵紧紧地追他。他回头看见我,就呼叫我。我说,我在这里。他问我说,你是什么人。我说,我是亚玛力人。他说,请你来,将我杀死。因为痛苦抓住我,我的生命尚存。我准知他仆倒必不能活,就去将他杀死,把他头上的冠冕,臂上的镯子拿到我主这里。” (二) 圣经像洋葱,有一层又一层的深刻含义。 到现在为止, 我们只揭开了一层,认识到消灭亚玛力人是以色列人的一贯使命,而非一时的心血来潮。 我们自然会问下一个问题, 亚玛力人有什么不好,值得在圣经中反复命令被消灭? 圣经里明确说明的只有一处,在申命记25:17-18,“你要记念你们出埃及的时候,亚玛力人在路上怎样待你。他们在路上遇见你,趁你疲乏困倦击杀你尽后边软弱的人,”,并且他们没有敬畏上主的心。但是,即便他们有“捡软柿子捏”这样令人不耻的表现,就值得圣经里反复重申世世代代要与之作斗争吗? 另外,亚玛力人很奇特, 圣经上几次说他们被杀了, 但后来总会重新出现。 扫罗王之前的几百年,(出埃及记17:13)约书亚就已经“用刀杀了亚玛力王和他的百姓。” 扫罗王杀的亚玛力人,只留一个亚甲王,但亚甲王随即也被先知撒母耳所杀(撒母耳记上 15:33)。但不久,撒母耳记上30:1又说“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洗革拉。亚玛力人已经侵夺南地,攻破洗革拉,用火焚烧“。为什么好像亚玛力人老是杀不完,以至于主在大卫之前的几百年前(出埃及记17:16)就说”已经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亚玛力人争战”? 原来, 圣经除了明确的意思, 还有隐含的意思。出埃及记17:11说,“摩西何时举手,以色列人就得胜,何时垂手,亚玛力人就得胜。” 所以与亚玛力人的战争,需要祷告。这暗示着与亚玛力人的战争很可能有背后的属灵意义。另外,查考有关上下文,可以看到亚玛力人埋伏袭击以色列人的事情发生在出埃及记17章,这正好是在出埃及后的以色列人去西奈山接受诫命之前。这可以暗示,他们伏击以色列人的目的是出于阻挡以色列人去西奈山与造物主立约。当他们发现难以对强壮的以色列人进行阻止时,就 “趁你疲乏困倦击杀你尽后边软弱的人。” 这和网上的反基行为真是如出一辙。… Continue reading (出17)扎心了,“反基”:消灭亚玛力